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计划申请书
项目编号 S202212659001
项目名称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研究
项目负责人 陈汶琳 联系电话 18007347881
所在学院 南岳学院
学号 N20090105 专业班级 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指导教师 陈杨(1011606440@qq.com)
申请日期 2022年6月10日
起止年月 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填写说明
  1. 本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简明扼要。
  2. 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为创新团队,首页只填负责人。“项目编号”一栏不填。
  3. 本申请书为大16开本(A4),左侧装订成册。可网上下载、自行复印或加页,但格式、内容、大小均须与原件一致。
  4. 负责人所在学院认真审核, 经初评和答辩,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书(一式两份)报送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项目管理办公室。

一、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研究
项目级别 省级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
所属学科
学科一级门: 历史学   学科二级类: 历史学类
申请金额 20000.00 起止年月 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
负责人 陈汶琳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2003年03月
学号 N20090105 联系电话
宅: 手机: 18007347881
指导教师 陈杨 联系电话
宅: 手机: 15096088162
项目简介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家族族谱。本项目以《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始文献进行整理校点、梳理,解读《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内容和内涵;其次考察《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纂修体例;再次探讨《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内容;最后考察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特点、局限及其意义和价值。本项目整理、研究地方稀见宗谱,有助于丰富湖南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1.主持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22年度大学生科创课题《湖南第三师范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并结题。

2.参与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22年度大学生科创课题《<邗江王氏五修族谱>中的人物传记研究》并承担结题材料的部分撰写工作。

3.参与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22年度大学生科创课题《清代湖南文化家族的美育观研究》并承担结题材料的部分撰写工作。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主持并完成2018年度衡阳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船山家训研究》。

2.主持并完成2019年度湖南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清代湖南文化家族家训研究》。

3.主持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红色家训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本项目指导老师多年致力于湖南地方文化研究,在家族族谱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且拥有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可供参考研究。指导老师承诺会对本项目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项目中的分工
陈汶琳 N20090105 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南岳学院 报告撰写
蒋美琳 N20090112 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南岳学院 报告撰写
梁玥昌 N20090119 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南岳学院 报告撰写
唐文丽 N21380223 21级历史二班 南岳学院 文献查阅
王佳玲 N21380225 21级历史二班 南岳学院 文献查阅

二、 立项依据(可加页)

(一)研究目的

邗江王氏是明清时期湖南衡州的文化世家,涌现出了王夫之、王介之等优秀历史人物。本项目顺应当前传统文化研究热潮,通过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整理和提炼,分析该宗谱的体例、内容、特点与局限,探寻《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丰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研究内容

本项目拟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系统梳理并展开深入研究。考察《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的社会背景,考述其体例,研究其内容,分析其纂修特点和局限,总结其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纂修背景分析

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的社会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民国时期湖南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地缘环境对邗江王氏修谱的影响,并分析邗江王氏与其他家族修谱的共性特点。进一步探究《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的文化因素,并系统考察邗江王氏的宗族建设、修谱文化、家学传统、家风传承对修谱的影响。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体例研究

对家族族谱体例进行概貌研究,考察明清和民国时期宗谱纂修体例的发展变化,并探讨宗谱纂修的体例特点。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体例简介,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所涉及的谱名、像赞、凡例、目录、恩荣录、世袭、传记、家法、祠堂、坟茔等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探究《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体例特点,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纂修体例进行考察,并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纂修特点及发展变化。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内容研究

对宗谱中的宗族事务进行研究,并梳理宗谱中的相关内容,系统考察邗江王氏在祭祀、家庙、祠堂、墓地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分析邗江王氏在宗族事务管理方面的特点。对宗谱的家风家训《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中收录王夫之《传家十四戒》《耐园家训跋》《家世节录》和王介之《耐园家训》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考察邗江王氏家风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治生思想,研究其中所体现出的中华优秀家风家训的共同特点和个性特点。对宗谱序文《邗江王氏五修五修宗谱》中流传有序的九篇序文,考察谱序所记载的邗江王氏的姓氏起源、迁徙与发展、历代先人的德行、编修宗谱的起因和过程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谱序中所蕴含了邗江王氏家族道德、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信息。对宗谱中的人物传记进行系统考察,包含宗谱中的行状、墓志铭、寿序、传、像赞、祭文以及世系表等有关人物传记,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中人物传记的体例、特点、人物类型、记述方式、记述内容、传记的特点和价值等,以期对人物传记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探讨和研究。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特点与局限

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宗谱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特点,及宗谱内容的变化折射出的时代变迁。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局限,研究《邗江王氏五修宗谱宗谱》中存在的不合时代潮流的陈旧思想、书写中的隐恶扬善、形式上的雷同等局限,探寻宗谱纂修的目的性、修谱过程的主观性、纂修的沿袭性等因素对宗谱纂修的影响。

⑤《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价值与意义

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所具有的文物价值、资料价值、道德价值、寻根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期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探寻《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意义,分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在船山学研究、地方史志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中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族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谱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持续发展。研究者们利用族谱展开了各项研究。

(一)国内宗谱研究

1、族谱文献的整理研究

族谱文献的整理是族谱研究的基础,也是起步最早的族谱研究。相关研究机构对馆藏和收集的宗谱进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较著名的有:《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族谱目录》(1985)、《中国家谱综合目录》(1997)、《贵州民间珍藏家谱提要》(1998)、《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2000)、《湖南家谱知见录》(2011)、《湖南家谱解读》(2004)、《江西公藏家谱目录提要》(2002)、《常州家谱提要》(2005)、《中国家谱总目》(2008)、《中国家谱资料选编》(2013)等。此外还有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编《族谱目录》(1978)。这些家谱目录的编辑和家谱资料的选编不仅可以作为家谱研究的重要参考,而且为读者了解家谱内容及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的便利。

2、族谱史论研究

现有族谱存量较大,研究涉及面广。对族谱史论进行研究,最早始于民国时期,以潘光旦、杨殿珣为代表。潘光旦的《中国家谱学略史》(1929)、《家谱与宗法》(1930)、《说家谱作法》(1932)等对推动家谱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杨殿珣的《中国家谱通论》(1945)对家谱的渊源、体例、书法进行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王鹤鸣的《中国家谱通论》(2010)不仅对家谱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了分析,而且对家谱的体例、内容、数量、图像、功能的嬗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家谱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林之满、艾秀柏《<谱牒学概论>编写大纲》(1988)提出应从谱牒与谱牒学、谱牒的发展与演变、历代谱牒学的研究、建国后对谱牒的整理与研究、少数民族谱牒研究、家族谱的纂修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3、对族谱内容的研究

族谱是内容丰富的资料库。族谱中包含有地方政绩、制度沿革、科举名录、人口变迁、风俗习惯、家训族规、人物传记、碑文墓表等多种材料。研究者们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各种研究。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家训族规研究和族谱个案研究两方面。

1)家训族规研究。费成康的《中国的家法族规》(2002)是家法族规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对家法族规的演变、制订、范围、惩处、执罚、奖励、特性以及历史作用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陈寿灿、杨云等《以德齐家:浙江家风家训研究》(2015)不仅是一部研究浙江家训的著作,也是第一部区域性的家训研究专著。曾礼军的专著《江南望族家训研究》(2017)从历史演变、文体书写、文化功能、教化思想和文学价值等五个方面对江南望族家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2)族谱个案研究。一是以区域性的家谱为研究对象。如左宇菲《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所见宗族文化研究》(2011)选取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的宗族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宗族与民俗、宗族与地方、宗族文化的认识与评价进行了深入分析。徐海燕《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2016)从纂修背景、纂修内容、纂修理论、纂修特点对民国时期的江苏家谱进行了论述。二是以一姓家谱为个案展开研究。如吴刚《蒲圻吴氏宗谱研究》(2014)、杜静《叶氏宗谱研究——以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叶氏家谱为例》(2009)、牟菲菲《牟氏家谱研究》(2014)、高达峰《民间谱牒的社会文化功能——以中国档案文献<清漾毛氏族谱>为例》(2010)等以一姓家谱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名人家谱诸如洪秀全、文天祥、宋应星、朱熹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家谱也成为家谱个案研究的新热点。

(二)国外族谱相关研究正处在发展阶段,数量不多在国外汉学研究中,利用中国族谱进行研究的专著主要有:美国学者Hui-Chenwang liu的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n Rules 》(王刘惠珍《传统的中国族规》)。英国汉学家Freadman Maurice的《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和广东》)等。日本学者濑川昌久的《族谱一一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井上澈的《宋—明宗族の研究》(宋—明宗族的研究)、《中国の宗族と国家の礼制:宗法主义の视点かとの分析》(《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所作的分析》)等。

由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可知:家谱研究日益火热。目前湖南家谱研究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除了《湖南家谱知见录》(2011)、《湖南家谱解读》(2004)等家谱目录学著作之外,尚未有相关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对湖南族谱展开深入系统的分析。在船山研究中,目前仅有数篇论文对其家训进行研究,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目前尚未有研究者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邗江王氏五修宗谱》是湖南历史文化和船山研究领域中的珍贵文献资料。因此,对其展开相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学术空白。

(四)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船山学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学界主要关注船山学哲学、文学以及史学研究。本课题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系统和综合性研究,在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上均有较大创新和特色

1.夯实文献基础:本课题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全面梳理和点校研究,并将学界关注的《耐园家训》等篇章进行注释,不仅夯实了文献基础,而且也为后来学者提供了研究便利。

2.拓展研究范围:本项目从宗谱角度进行船山学研究,研究其纂修背景、体例、内容、特点与局限、意义及价值。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研究,拓展了船山学的研究范围。

3.创新研究方法:现有的船山学研究,多是依托哲学、史学、文学等学科范式和方法。本研究适度引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视角,使研究方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

(五)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技术路线:

本项目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厘清宗谱各部分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访谈法对衡阳王氏后人进行访谈,了解邗江王氏家风家训、先人事迹、坟茔祭扫等方面的情况;通过比较研究法将邗江王氏的宗谱与同时期其他家族宗谱进行比较,研究王氏宗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通过文学、史学、社会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展开宗谱研究,为本项目带来了新的角度。 

拟解决的问题: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纂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的考索以及宗谱体例的研究;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中的宗族事务、家风家训、谱序、人物传记的分析研究;

《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纂修特点、局限以及价值和意义的分析。 

预期成果:

    ①通过不断深入探寻,反复雕琢,完成《<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研究》的项目报告。

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研究》相关学术论文1-2篇。

(六)项目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计划两年完成,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2022.5--2022.12):文献点校和阅读整理。课题组成员按课题分工认真做好文献点校、阅读和整理相关工作。

2.第二阶段(2023.01--2023.12):文献阅读分析以及论文撰写、发表。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研究,撰写1-2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进行投稿发表。

3.第三阶段(2024.01--2024.04):结题报告的撰写和结题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对结题报告进行撰写,并按时完成结题工作。

(七)已有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已收集到《邗江王氏五修宗谱》复印件一套,并完成了其中三本的文献整理工作。

项目成员主持2022年度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大学生科创课题《<邗江王氏五修族谱>中的人物传记研究》并结题。

参与指导老师的专著《清代湖南文化家族家训选》的文字整理校注工作。

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具备条件:

①项目指导老师近年来通过田野调查和走访衡阳王氏后人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得到了《邗江王氏五修宗谱》复印版(《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仅存一套,为王氏后人所珍藏)

②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对《邗江王氏五修宗谱》进行文字整理校注,并初步完成了前3册的梳理研究工作。

③项目组成员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及历史专业的优秀学生,有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且目前研究时间充裕。

④所在学校藏书丰富,拥有充足的船山研究资料;所在学校提供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

尚缺少的条件:

1.《邗江王氏五修宗谱》为原始古籍且未经整理,所包含人物内容众多,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整理校注工作。

2.作为本科学生虽有较强求知欲,但理论素养不够系统,对于《邗江王氏五修宗谱》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

解决方法:

1.提高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效率,请教指导老师和相关专家学者

2.在研究的同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

三、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20000.00 15000.00 5000.00
1. 业务费 11000.00 8000.00 30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5000.00 查阅资料、会议交流、田野调查 4000.00 1000.00
(4)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5)论文出版费 6000.00 打字复印、论文发表费 4000.00 200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9000.00 购买耗材、配件、 办公用品 7000.00 200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0.00 0.00 0.00
学校批准经费

四、 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五、 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六、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通过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