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S202212659007 | ||||||
项目名称 | 湘西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俗文化探究 | ||||||
项目负责人 | 黄盈盈 | 联系电话 | 15001589873 | ||||
所在学院 | 南岳学院 | ||||||
学号 | N20300106 | 专业班级 | 20级音乐一班 | ||||
指导教师 | 陈瑾(23400847@qq.com) | ||||||
申请日期 | 2022年6月13日 | ||||||
起止年月 | 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 |
项目名称 | 湘西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俗文化探究 | ||||||||
项目级别 | 省级 | ||||||||
项目类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
所属学科 |
学科一级门:
艺术学
学科二级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
|
||||||||
申请金额 | 10000.00 元 | 起止年月 | 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 | ||||||
负责人 | 黄盈盈 | 性别 | 女 | 民族 | 出生年月 | 年 月 | |||
学号 | N20300106 | 联系电话 |
宅:
手机:
15001589873
|
||||||
指导教师 | 陈瑾 | 联系电话 |
宅:
手机:
13873446779
|
||||||
项目简介 |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语称摆手舞为“社日巴”,意为
“敬神跳”,它与祭祀祖先有关,后来人们也为庆贺丰收、祈求村寨兴旺、
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跳,逐代相传,延为传统的风俗活动。土家族摆
手舞不是独立的舞蹈行为,它是依附于土家宗教信仰之上,是祭祀仪式的一
部分,蕴含着浓郁的宗教意味。它以各种模拟动作为载体来呈现先民原始生
活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遗存,是维系与传衍土家族传统民俗的根本。它具有
拜祖敬神、祈福纳吉的宗教功能,规范个人行为、强化族群意识的社会功
能,悦神与人的娱乐功能。
本课题主要结合民族音乐学、民俗文化研究中的理论方法,从湘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展开田野调查,对该区域内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
析研究。民俗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再现,通过对民俗的分析,可以看出远古文
化的踪迹,也可以探本溯源,可以说民俗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特征和风格,以摆手舞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家族的民俗文
化,具有典型性。
|
||||||||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
项目负责人从大二上学期开始作为指导教师科研团队组的一员,协助指
导教师进行科研和教研的文献搜集、集体调研、口述访谈录音等活动,通过 研究性学习提升了研究能力,具有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基础。 |
||||||||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 3.主持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湖南少数民族口述音乐档案整理研 究; 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音乐师范生“整合教育信息技术的 学科知识”(TPACK)发展研究(已结项)。 |
||||||||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
本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致力于湖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具有较为深厚 的科研积累,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和教研成果。
项目指导教师具有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经验,曾指 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 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 新创业大赛湖南省银奖。 指导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指导本项目研究,同时在田野考察、研究 方案设计、研究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 |
||||||||
项目组主要成员 | 姓名 | 学号 | 专业班级 | 所在学院 | 项目中的分工 | ||||
黄盈盈 | N20300106 | 20级音乐一班 | 南岳学院 | 整体统筹 | |||||
张明惠 | N20300121 | 20级音乐一班 | 南岳学院 | 文献搜集与整理 | |||||
郭羽涵 | N21320203 | 21级美术二班 | 南岳学院 | 文本总结 |
(一)研究目的1.学术探究 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是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中国音乐文化、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意义、形式、特点、风格进行探究,有利于探本溯源,深入了解我国土家族的民俗音乐文化,对于完善中国音乐史的理论话语体系,传播与传承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挖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研究内容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文化传承 民族民俗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是继承的重要环节。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当代变异现象可以说是其他各民族民俗文化都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研究其变异的规律和因素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对于我们继承、传承、创新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结合结合民俗文化、发表文献等理论,从湘西土家族区域入手,基于资料性与学术性两个维度,对湘西土家族自治区摆手歌展开整理研究,主要选取永顺、龙山、保靖为主展开田野调查。 2.总体内容框架 (1)湘西土家族摆手歌的由来及历史发展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其由来及历史发展进行解答。 (2)湘西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俗文化定义分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 (3)湘西土家族摆手歌的功能及音乐特征研究,本部分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考察法。湘西摆手歌以史诗的结构、豪放的气派和巨幅的画面,生动了再现了土家族人民生活的历史图景。包含天地歌、人类来源歌、民族迁徙歌、农事劳动歌、英雄故事歌等;尤其是土家族梯玛在演唱摆手歌时仍用古老的土家语,展现了土家族先民文化知识的传承。 (4)湘西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俗仪式场域研究,本部分主要采用田野考察法。 湘西土家族摆手歌的表现场合主要在祭祖仪式中,有时又不仅仅局限于祭拜仪式,同时还包含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仪式行为和仪式活动等。如:模仿祖先的生活劳作,主要表现土家先民生活劳作的经验传承等。仪式之所以是被认为有意义,是因为它的一系列仪式性行为以及于整个社群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仪式具有“贮存”历史的功能,能够赋予仪式操演者价值和意义,能反映社群的早期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它具有“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的能力。 湘西土家族的民俗音乐在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影响下发展了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深刻展示了湘西土家族的民俗音乐文化。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1.国内研究动态: (1)相关著作 张伟权的《土家语探微》,对摆手歌的历史进行了记述。萧洪恩在《土家族哲学通史》中以哲学的角度就《摆手歌》提出了四对哲学关系:神人关系、力命关系、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彭继宽、姚继彭主编的《土家族文学史》,对摆手歌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彭官章的《土家族文化》对摆手歌也有简短的分析。郑英杰教授在《文化的伦理剖析一湘西伦理文化论》的某些章节谈到了“摆手歌”所突显的人性意识。向柏松教授的《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从土家族民间信仰出发,以文化为纬度探讨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除此之外,阳胜海主编的《湘西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料》和彭继宽、彭勃选编的《土家族摆手活动史料辑》都对摆手歌进行了记述和分析。 (2)相关论文:在CNKI中国知网中,本团队搜集到以“摆手歌”为题的论文有16篇,其中期刊论文14篇,硕士论文2篇。 湖南师范大学巫瑞书教授的论文《史诗<摆手歌>的民族学价值》和《<摆手歌>与<古老话>比较研究》两篇,前者用民族学的角度探寻《摆手歌》的族源与迁徙、民族英雄以及“蛮夷”文化,后者运用比较学对土家族与苗族的两部史诗的内容进行了异同的分析;李绍明的论文《论土家族<摆手歌>的社会功能》,分析了《摆手歌》中所呈现出祭祖、酬神、祝殖、传授知识、社交娱乐、增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社会功能;陈东的《土家语摆手歌———“嘎墨请”的艺术特色研究》和《土家语摆手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人文价值研究》,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了摆手歌的艺术特色以及论述土家语摆手歌在调适、凝聚和娱情等方面的人文价值内涵;萧洪恩的《土家族<摆手歌>哲理思维初论》,分析《摆手歌》的哲理思维特征,进而探讨《摆手歌》所追求的自然与自然、自然与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身心的和谐的最高哲学境界;吉首大学的胡炳章教授的论文《论土家族人的善恶观念———土家族史诗<摆手歌>研究的伦理视角》,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摆手歌》所蕴育的人性善恶观。六是杨昌鑫、彭继宽的论文《土家族原始而朴素的道德观———评史诗<摆 手歌>》,从原始哲学的角度分析《摆手歌》中所蕴含的对氏族和部落共同利益的维护、共同劳动和团结互助以及人人平等等原始朴素的道德风尚;彭勃的《漫话土家族传统古歌———摆手歌》,从摆手歌与摆手活动的关系对摆手歌的内容作了一定的探讨以及分析了摆手歌的美学价
值。八是朱祥贵、杨洁的论文《摆手歌的原型及其它》,从神话学的角度研究摆手歌的源流、原型和功能。九是彭继宽的《土家族<摆手歌>述评》,对《摆手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述;毛露的《<摆手歌>文化控制功能在土家族当代社会变迁的原因分析》,从文化控制功能的角度探讨《摆手歌》 ;彭丹的《论湘西北土家族<摆手歌>中的创世神话思想内涵》,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摆手歌》创世神话的宇宙观、“再三事成”的实践观和善恶观。 钟小连的硕士论文《土家族<摆手歌>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从伦理学的角度探析土家族《摆手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及其土家族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问题;肖仕云的硕士论文《“文学仪式”视域中的土家族<摆手歌>》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对土家族史诗《摆手歌》进行解读,对《摆手歌》演唱的具体叙事语境进行研究,以双凤村田仁信在“摆手堂”演述的文本个案,“重构”《摆手歌》的仪式演述场域。
2.国外研究动态: (四)创新点与项目特色1.研究内容创新:通过研究现状梳理,发现对摆手歌个案研究较少,本项目将具体探究摆手歌的民俗文化。 2.研究模式创新:采用“田野调查”模式,在学习湘西土家族摆手歌时,采用录视频、采访录音等搜取相关实地资料。 3.研究角度创新:研究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对于我们当代普及民俗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自觉,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民俗文化推向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五)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1.研究技术路线: (1)准备阶段:本课题主要通过与专家交流讨论、文献分析、实地考察与归纳总结等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 (2)分析阶段:分析湘西土家族摆手歌发展现状、民俗文化及其他形式等。 (3)研究阶段:为了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突出个性和时代特色,使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拟解决问题: (1)湘西土家族摆手歌民俗文化分析、研究与整理。 (2)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3.预期成果: (1)对湘西土家族当代摆手歌艺术特征的收集、整理。 (2)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完成研究报告1篇。 (六)项目研究进度安排2022.5—2022.6 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多方意见,做好课题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形成研究方案,进行组织实施。 2022.8—2022.12 深入湘西土家族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土家族摆手歌现状。 2023.1—2023.6 湘西土家族摆手歌民俗文化的文献资料与图片资料搜集与整理。 2023.6—2023.12 理论分析:当代民俗文化的时代特征,如何更好传承民俗文化分析与研究,并完成论文。 2024.1-2024.4 总结调查结果,整理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结项报告写作。 (七)已有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指导老师学术经验较丰富,且科研方向为湖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2)课题组研究兴趣浓厚,且已经收集了较为详尽的资料和文献; (3)本课题由3位热爱学术研究、成绩优异的同学组成,大家对于土家族民俗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可以团结一致,分工明确的完成本项目研究。 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1)所需资料可以从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省博物馆、等查阅到。此外,网上搜寻资料和信息的方法也将充分利用。 (2)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摄影摄像器材、电脑等等,深入拍摄、考察、收集大量图片资料与影像素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 (3)指导教师学术经验丰富。 (4)学院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充分的软硬件保障,保证科研工作所必须的时间、场地和人手,课题组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如期完成本项目。 |
开支科目 | 预算经费(元) | 主要用途 |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 |
---|---|---|---|---|
前半阶段 | 后半阶段 | |||
预算经费总额 | 10000.00 | 无 | 6000.00 | 4000.00 |
1. 业务费 | 6000.00 | 无 | 4000.00 | 2000.00 |
(1)计算、分析、测试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2)能源动力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会议、差旅费 | 3000.00 | 田野调查、参加学术会议、交通费等 | 2000.00 | 1000.00 |
(4)文献检索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5)论文出版费 | 3000.00 | 论文打印、复印资料、出版等 | 2000.00 | 1000.00 |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 3000.00 | 购买相关设备 | 1500.00 | 1500.00 |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4. 材料费 | 1000.00 | 购买相关材料 | 500.00 | 500.00 |
学校批准经费 |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
专家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通过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